您好,欢迎进入上海欧让科技有限公司网站!
一键分享网站到:

400-021-7181

产品列表

PROUCTS LIST

技术文章Article 当前位置:首页 > 技术文章 > 氮气集中供气系统的“安全红线”

氮气集中供气系统的“安全红线”

点击次数:36 更新时间:2025-10-16
  这个问题直击氮气集中供气系统的核心风险点,“安全红线”本质是围绕窒息风险和系统物理安全设定的不可逾越的操作与设计底线,任何情况下都需严格遵守以避免人身伤亡和设备损坏。
  核心结论是,氮气集中供气系统的安全红线主要分为两类:一是防止人员窒息的环境与操作红线,二是保障系统稳定的设计与维护红线,所有红线均基于氮气“无色、无味、窒息性”和“高压”的特性制定。
  1.防窒息安全红线:绝对不可触碰的生命底线
  氮气是惰性气体,会挤占空气中的氧气,当空气中氧含量低于19.5%时会导致人员缺氧窒息,这是该系统最致命的风险,相关红线必须严格执行。
  -红线1:严禁在密闭空间无防护操作
  不得在通风不良的密闭/半密闭空间(如地下室、狭小设备间)进行气瓶更换、管路检修等操作。若必须进入,需先检测空间内氧含量(需≥19.5%),并佩戴自给式呼吸器(如正压式空气呼吸器),同时安排外部监护人员。
  -红线2:严禁氮气直接排放至室内
  系统的放空管、排气口必须引至室外空旷且通风良好的区域,不得直接排放在室内。尤其禁止用氮气对室内空间进行“吹扫”或“降温”,避免室内氧含量骤降。
  -红线3:严禁忽视泄漏检测与报警
  必须在供气区域(如气瓶间、用气点附近)安装氧含量检测仪和氮气泄漏报警器,检测仪需24小时在线监测,当氧含量<19.5%或氮气浓度超标时,需立即触发声光报警,并联动排风系统。
 

 

  2.系统物理安全红线:避免高压引发的设备事故
  氮气集中供气系统通常采用高压储存(如钢瓶压力15MPa)和低压输送(如终端用气压力0.2-0.6MPa),高压部件的失效可能导致管路爆裂、气瓶飞射等事故,相关红线需严格管控。
  -红线1:严禁超压运行与违规调压
  系统各环节压力必须严格控制在设计范围内:气瓶出口压力需通过减压器降至≤1MPa,终端用气压力不得超过设备额定压力(如仪器要求0.4MPa,不得调至0.6MPa)。严禁拆除或绕过压力安全阀、压力表等安全装置。
  -红线2:严禁气瓶与管路违规操作
  气瓶搬运时不得碰撞、滚动,需固定在专用支架上,防止倾倒;管路连接必须使用专用接头(如双卡套接头),不得用胶带缠绕或临时封堵;禁止将氮气管道与氧气、氢气等其他气体管道混用或串接。
  -红线3:严禁忽视定期维护与检测
  高压部件(如减压器、压力表、安全阀)需每年进行校验,合格后方可使用;管路需每2年进行耐压测试和泄漏检测(可用肥皂水或氦质谱检漏);气瓶需定期检查瓶体腐蚀情况,超过使用年限(通常为8年)的气瓶必须报废。
  3.人员操作安全红线:规范流程杜绝人为失误
  多数事故源于操作不当,必须通过明确红线规范人员行为,避免人为风险。
  -红线1:严禁无证人员操作系统
  只有经过专业培训(如窒息急救、设备操作、应急处理)并取得资质的人员,才能进行气瓶更换、压力调节、系统检修等操作,严禁非专业人员触碰。
  -红线2:严禁应急处置迟缓或不当
  当发生氮气泄漏或人员窒息时,需立即启动应急程序:第一时间切断气源,开启排风系统;若人员窒息,需立即将其转移至通风处,必要时进行心肺复苏,并打120,不得拖延救援。
版权所有 © 2018 上海欧让科技有限公司  ICP备案号:沪ICP备2022023982号-1

沪公网安备 31012002006698号

Baidu
map